进货验收时必须确保原材料在5℃以下的全冷链中运输;加工环节环境温度在20℃以下,蔬菜、水果仓库保存期不超过2天,加工后餐食24小时内上飞机;各类食品热烹饪时,中心温度必须达到65℃以上;食品速冷时,必须在2小时内将食品中心温度降至10℃以下,并及时推入冷藏库中;装餐摆盘时间小于45分钟,食品表面温度不能超过12℃。
以上种种的努力,对航食配送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。航食配送温度不能超过10℃,最佳温度是0℃~5℃。冷链运输温度超过10℃,餐食将被舍弃。
为了保证配送过程中的航食安全,航食车必须进行严格的冷链监控措施,最大程度上保证食品的新鲜与安全。
1、对冷藏箱空调的状态进行了严格的监控。空调的安全运转是冷藏食品安全的基础和保证,空调的故障就意味着必须赶紧采取食品转运或舍弃等不同的措施。空调的状态分为正常运转状态和分级故障状态,可以根据不同故障状态采取不同措施,保证食品的安全配送。
2、对冷藏箱门开启关闭状态进行严格监控。作为和外界热交换的最大出口,冷藏箱门闭合不严,会直接导致温度上升,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。监控冷藏箱门,就是监控安全隐患。
3、在冷藏箱内部布置多个温度传感器,直接监控食品温度。由于冷藏箱尺寸巨大,内部温度不均匀,需要布置多个传感器,监控多点温度。这样才能保证各处温度都在允许范围内,不至于发生局部的食品变质。还可以通过各点温度的不一致性,查找冷藏箱是否存在泄漏,进一步保证食品安全。
特普生主营储能CCS盖板、温度传感器、NTC热敏电阻、传感器模块及一体化解决方案,特普生拥有发明专利5项,实用新型27项,保留不公开技术2项,是国内唯一拥有全尺寸全自动单端玻封机、单端热敏电阻测试机的具有芯片设计能力的源头实业,特普生温度传感器,特别好的温度传感器。
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temp-sen.com/knowledge/261.html,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若有不适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